雷公筍(學名閉鞘姜)是海南特有的野生草本植物,為姜科多年宿根直立草木,通常1.2米,頂部常分枝,莖有節,稍帶紫紅色。葉互生,單葉,螺旋狀排列,長圓形成披針形基部抱莖,背部密生灰色絹毛,葉鞘寬而封閉,故稱“閉鞘姜”。又由于其嫩莖似筍,喜蔭濕,風雨雷電交加天氣長得更好,故海南人稱之為“雷公筍”。
雷公筍主要產自白沙等黎族地區,遍布瓊南山區的溪溝旁、田坎上、山灣里、嶺腳下。每到4、5月份,春風化雨時破土而出。莖筍約食指般粗細、筷子般長短。將其削成細條煮山蟹或腌酸煮鮮河魚,是下酒飯的上等名菜。
筍的莖中富含蛋白質、脂肪、粗纖維、碳水化合物、多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,營養價值很高。常食用筍有清熱解毒、清肝明目、降血壓、有治療便秘和消食、利尿等多種功效。在白沙,當地居民多將其鮮嫩桿莖用洗米水腌制,作家常小吃,或拌炒魚、肉,味酸質脆、肉嫩鮮美、消食去膩,是白沙山區特色的“綠色食品”。
清炒雷公筍做法
配料:雷公筍500克,油、鹽、姜、蒜、雞精、淀粉若干。
1、筍剝皮洗凈切條。
2、大火加熱鍋,倒入油加熱,然后放入姜蒜等,等姜蒜香味出來后倒入切好的雷公筍,炒一兩分鐘后加入鹽提味,等筍快熟的時候再放入雞精和勾芡的淀粉,大火收汁,最后裝盤即可。
特點:酸甜清爽,鮮香。
新鮮的雷公筍根頭有毒,不可鮮食根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