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粉是海南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,流傳歷史久遠。在海南島北部的海口市、瓊山市、定安縣和澄邁縣的市鎮居民中食用比較普遍,而且是節日喜慶必備的象征吉祥長壽的珍品。
腌海南粉
海南粉有兩種:一種是粗粉,一種是細粉。粗粉的配料比較簡單,只在粗粉中倒入滾熱的酸菜牛肉湯,撒少許蝦醬、嫩椒、蔥花、爆花生米等即成,叫做“粗粉湯”。而細粉則比較講究,要用多種配料、味料和芡汁加以攪拌腌著吃,叫做“腌粉”。海南粉通常指的就是這類“腌粉”。現在的海南粉在繼承傳統的腌制方法的基礎上,吸收了外來文化,其味比原來的鮮美得多。
海南粉
海南粉其白如雪,其細如絲(與馳名的桂林米粉、云南過橋米線相比,其纖細的程度是上述米粉所不能比擬)。其食法,北方人叫“涼拌”,海南人叫“腌粉”,即在制好的米粉上加上油炸花生米、炒芝麻、豆芽、蔥花、肉絲、香油、酸菜、香菜、竹筍等。正因為海南粉的細,所拌的料才能入味,經拌均后其味醇香撲鼻,余味無窮。吃后再加上一勺用海螺煮的海螺清湯或者用香蔥煮的清蔥湯,鮮香無比。也可將湯倒進裝海南粉的碗里,更加鮮美。
制作工序
將大米(不限量)用沸水燙過,再用清水浸泡30小時后磨成米漿,裝入布袋擠壓成含水量50%的干漿,用沸水煮至半熟,放進粉碎機中加水磨打爛成稀漿,再裝入布袋中加重壓,濾出純凈米漿,去除米渣、雜質,加入少量番茨粉,攪拌后裝入下端有篩眼的布袋中,慢慢壓迫布袋,使米漿通過篩孔成細條狀擠出,徐徐落入沸水鍋中燙熟,撈起用冷水冷卻后瀝干,即成粉條。 食用時,抓適量凈粉條于碗(碟)中,依次加入適量的老抽(摻有味精的紅醬油)、蒜泥、用蒜頭爆香過的花生油或芝麻油,煮熟的黑豆芽,用肉絲、筍絲、蝦仁、生粉配制成的熱芡汁,牛肉于絲,炸尤魚絲、油炸花生米、炒芝麻仁末、脆炸面片及碎香菜,用筷子夾著粉條攪拌調勻后便可進食。
在澄邁縣金江,凡是說吃海南粉必定想到去吃芒果樹腌粉,店沒有設置名字,只是因為店門口剛好有顆芒果樹,于是大家伙互相都叫芒果樹腌粉,芒果樹腌粉名氣也就出來了。芒果樹腌粉料很足,粉軟湯鮮,來澄邁不可錯過的一道美食哦。芒果樹腌粉現在一份賣6元。
店名:芒果樹腌粉店
地址:澄邁縣金江鎮解放中路與文化北路交界處
公交:在縣城內搭乘海汽2路公交車在電信局站下車步行80米即可到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