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高文廟位于臨高縣城美麗的文瀾江畔。其主體建筑由大成殿、大東門、東廡、西廡、名宦祠、鄉賢祠等組成。大成門前原有欞星門、泮池、金水橋、東齋、西齋等、是臨高縣著名的旅游勝跡。
臨高文廟大成殿
臨高文廟于北宋慶歷年間,奉詔始建,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。南宋紹興年間移建于現址,毀于元朝。明洪武三年重建于舊址,亦已有700多年。文廟歷經明代知縣、清代知縣募捐修建。民國初年,紳士譚鳴鸞等人組織了幾十人,簡裝輕騎,深入各鄉村、墟鎮集資大修。據石碑記載,捐款人數達1468名,共捐8768塊銀元,其中最多者80塊。那次大修仍保留明代的布局結構,重修后的文廟為木石結構,由朱壁、大成殿,崇圣祠、明倫堂、東齋、西齋、東廡、西廡、名宦祠、鄉賢祠、節孝祠、忠義祠、祭器室、樂器室、泮池、泮水橋、欞星門、禮門、義路等組成,面積3188平方米。
文廟狀元橋
臨高文廟是臨高人民祀祭孔夫子及儒學先賢的公共廟宇。每逢祭孔之日,臨城萬人空巷,人們爭相前往祭拜夫子,體現了臨高人崇尚儒學、尊敬先賢的美德。
臨高文廟欞星門
地址:臨高縣城躍進路與中鎮街交界處
門票:免費
開放時間:全天
巴士:乘坐省內班車至臨高縣,文廟距離車站大約1000米左右,步行至目的地,或者乘坐三輪摩托車至文廟(票價3元左右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