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寧市是檳榔之鄉(xiāng),這里是中國唯一一個被國家林業(yè)總局授予檳榔之鄉(xiāng)稱號的市縣,同時也被認定為“國家檳榔示范基地”。檳榔是我國的四大南藥之一,而在海南的萬寧、陵水及三亞、瓊中一帶,吃檳榔已經(jīng)成為了當?shù)氐闹匾曀祝昴赀^節(jié)以及求婚、定親和辦喜事,檳榔是不可缺少的。
檳榔樹與椰子同屬棕櫚科常綠喬木,主干可長至二十米,樹干挺直,葉子集中生長在樹頂,在中國、印度、斯里蘭卡、泰國、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都有栽培。樹干不分枝,高達12~15公尺。檳榔子是棕櫚科檳榔樹的種子。檳榔果略小于雞蛋,果皮纖維質(zhì),內(nèi)含一粒種子,即檳榔子。胚乳堅硬,具灰褐色斑點。于8~11月果實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,去皮,煮沸,切成薄片曬干,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。
檳榔切片以后沾上佐料細咀慢嚼,吐完綠水,又生丹津,吃后臉紅耳赤,正如蘇東坡即興寫的:兩頰紅潮曾嫵媚,誰知儂是醉棕榔”的詩句。
檳榔花
檳榔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(yǎng)元素和有益物質(zhì),具有消積、化痰、療瘧、殺蟲等功效,是歷代醫(yī)家治病的藥果。剖開煮水喝可驅(qū)蛔蟲。明朝李時珍所著《本草綱目》有記載如下:“嶺南人以檳 榔代茶御瘴,其功有四。一曰:醒能使之醉,蓋食之久,則薰然頰赤,若飲酒然,蘇東坡所謂紅潮登頰醉檳榔也。二曰:醉能使之醒。蓋酒后嚼之,則寬氣下痰,余酲頓解,朱晦庵所謂檳榔收得為去痰也。三曰:饑能使之飽。蓋空腹食之,則充然氣盛如飽。四曰飽能使之饑。飽后食之,則飲食快然易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