儋州市位于海南島的西北部,瀕臨北部灣,位于東經109.5°,北緯19.5°。陸地面積3400平方千米。市政府駐地那大鎮。儋州市是海南省土地面積最大、人口最多的縣級市,也是海南西部的經濟、交通、通信和文化中心。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、海南大學儋州校區(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)均在其境內。這里海陸交通發達、環島西鐵路、環島高速公路橫穿其境,海運可直抵東南亞和中國各沿海城市。
儋州,古稱“儋耳”。漢朝元封元年,得海上大洲,始設儋耳郡。領縣二至來、九龍。始元五年,省儋耳并入珠崖郡。初元三年,并罷珠崖。永平十八年,儋耳降附,以潼伊為太守。悠久的歷史給儋州市留下了眾多古跡,且多為宋代以前的古跡,如漢代伏波井、中和古鎮、東坡書院等。
儋州人素來喜歡唱歌,聞名在外的儋州調聲便是從儋州人民的生活中發展而來,革命戰爭年代,人們利用山歌和調聲等體裁編寫《抗日狀》等,產生過宣傳鼓動的巨大效果。如今,每年正月十六、八月十五,儋州中北部地區的男女青年,穿著統一的服裝,匯集山坡或沙灘,舉行賽歌會。他們對歌調聲,表達對美好愛情的追求,和對生活的贊美。儋州調聲節奏鮮明,旋律流暢而活潑,為群眾喜聞樂見。
截至2017年底,儋州市轄有16個鎮、4個國營農場、276個村(居)委會,分別是那大鎮、和慶鎮、南豐鎮、大成鎮、雅星鎮、蘭洋鎮、光村鎮、木棠鎮、海頭鎮、峨蔓鎮、王五鎮、白馬井鎮、中和鎮、排浦鎮、東成鎮、新州鎮、國營八一總場、國營藍洋農場、國營西聯農場、國營西培農場。市政府駐那大鎮中興大街中1號。2017年年末全市戶籍總戶數22.50萬戶,戶籍總人口95.51萬人,其中城鎮戶籍人口30.86萬人,鄉村戶籍人口64.65萬人,全市年末常住人口(不含洋浦)90.57萬人,城鎮化率為51.24%。儋州市的主要方言有儋州話、軍話、客家話、臨高話、黎話、廣東話、海南話等,語言交流主要以儋州話為主。
儋州素有詩鄉歌海之稱,儋州人喜愛唱歌,喜愛吟詩作對。走進儋州的街頭巷尾總能感受到儋州帶有的濃厚文化氣息。
航空鐵路海運客運
人文山水大美儋州游
路線:千年古鹽田→東坡書院→石花水洞地質公園→松濤水庫旅游風景區
路線特點:如果是自駕出游儋州,位于洋浦的千年古鹽田有必要納入行程第一站。這里的鹽田有著上千年歷史,曬鹽場所也從鹽田變成石槽。進入鹽場你將看到錯落有致形狀不一的石槽堆放在海灘邊上,在烈日的照射下折射出波光粼粼的景象蔚為壯觀。古人根據當地烈日高溫的氣候特點,創意更改了傳統煮鹽方式,變為曬鹽,此種方法曬出的海鹽味道更純正也更鮮美,停留此處不妨購買一點回去嘗嘗這傳承了千年的味道。
接著轉道去東坡書院,瀏覽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居住教學過的地方,書院古香古色的建筑中有載酒亭、載酒堂、奧堂龕等等。置身其中感受一下宋代文豪的文學熏陶。如果時間充足,可以選擇往中和古鎮走走。蘇東坡在儋州三年間都居住于此,對這里的文化產生極大影響,這里也有著“詩對之鄉”的美稱,文學愛好者不妨去感受一下“詩對之鄉”的氛圍。
吃完午餐后去看一下石花水洞公園,石花水洞內的鐘乳石如玉琢冰雕,令人叫絕,或懸掛洞頂,或拔地而起,形狀各異,五顏六色,美艷驚人。園內還有石林,熱帶花果園等景點可供游人觀光游覽。
松濤水庫放眼望去形似大海,水域遼闊,水庫中景色多變。烈日下水面煙波浩渺,平靜如畫。激怒時,水面浪潮翻滾,肆意蔓延。夕陽下則霞光燦爛,泛黃的水面水天一色,水天相接,岸邊的青山倒影綠水中,儼然一副壯麗山水畫。坐船泛游水庫還能吃到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松濤水庫鳙魚火鍋。遐想一下在船上,置身美景中,品美食賞美景,似乎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。
衣:
儋州夏季短袖輕裝出行即可,預防酷暑最好帶上墨鏡、傘,防曬霜等防曬用品。冬季的儋州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,衣服選擇上以保暖防風為最佳,冬季衣服難干,多帶幾條以備換穿。
食:
如果不熟悉地方,最好選擇干凈衛生的餐廳解決肚子的溫飽問題。
?。?/p>
建議提前在網上預訂酒店,避免高峰期時酒店房緊張而導致行程耽誤。
行:
省內都有直達儋州那大及洋浦的班車,四通八達的公路也能讓您的自駕出行方便快捷。如果是背包出行至當地需要乘坐三輪摩托車(風采車)的,最好上車之前講明去的目的地及價格。
藥品:
出門在外難免有水土不服等情況突發,常用的感冒藥,腸胃藥,防暑,防蚊蟲、暈車藥品最好隨身帶。
安全:
儋州有些地方的民風強悍,去往當地時要避免“禍從口出”。與當地人交流以普通話為主,建議結伴出行,尤其是儋州的鄉村里。
其他:
如果要跟團出行最好找當地正規的旅行社,以免上當受騙。